拉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拉看书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八回 事与愿违除弊难 百姓激愤生怨言

第八回 事与愿违除弊难 百姓激愤生怨言

王莽的五均、泉府诏令下达以后,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贯彻实施。

大新王朝,在京师常安(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五个大都市,专门设立了,负责物资调节的五均司市、钱府官等管理部门。

五均司市官员,负责于每季的第二个月,对货物定出上、中、下三等价钱,以保持市价的稳定。

民间卖不出去的五谷、麻布、丝绸、棉絮等物品,则由负责物资调节的五均官,经过认真调查,认为确实之后,依照生产的成本,进行收购。

一旦物价上涨,超过平价的一钱以上价格,均官则将所藏货物,以平价卖给百姓,以起到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作用。

如果物价,比平价水平要低,则听凭百姓,去自由买卖,进行交易,官府不加干涉。

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如果缺乏资金,需要向官府赊贷的,则钱府可以借给他们,钱币使用,每月赊贷一百钱,则收利息三钱。

朝廷文武大臣士大夫,都纷纷向王莽上奏,齐声赞誉五均、泉府政策道:

“陛下:

五均司市、泉府等机构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一心为民,利国利民,是如此的美妙。

五均司市、泉府的设置,必将平抑物价,稳定天下。百姓安乐的太平盛世,必将来临。”

唯有太中大夫严尤、大司空王邑部属,议曹史代郡人范升等贤明士大夫,远离王莽的核心权力层,长期身在下层,头脑最为清醒,了解血淋淋的现实和下层百姓的疾苦,能够看清事实真相和五均、泉府、司市等政策的利弊,对政策的效果,不以为然。

太中大夫严尤,性格直爽,正直敢言,了解王朝的痼疾。看了皇帝颁布的五均司市政策以后,严尤与同僚王绍等大臣,私下议论政策实施效果道:

“诸君:

严尤私下妄自猜测,恐怕陛下的美好心愿,建立物资调节的五均司市、设置钱府官等管理部门的英明举措,这一类改制革新的措施,最终要以失败告终了。”

王绍等同僚不解,急忙询问太中大夫严尤道:

“太中大夫大人:

大新的官吏百姓,都一致看好朝廷的改制措施。

大家都深信,如果皇帝制定的这些措施,能够顺利地得到贯彻实施,一定可以保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利国利民,让万千百姓,享受安乐的太平盛世。

为什么严大人,却独持异议,与至尊意见不和,猜测陛下和国师公大人,亲自制定的五均司市改制措施,最终会遭遇失败呢?”

太中大夫严尤,生怕遭祸,急忙解释道:

“诸君:

严尤不是怀疑五均司市这些政策,本身有什么重大问题。皇帝陛下和国师公大人,亲自制定的这些利国利民措施,的确十分高明,一心为民着想。

虽然这些政策,有一些小的瑕疵,却实实在在,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明之举,超越了时代。

严尤之言,并不是非议陛下和国师公拟定的这个政策,有什么严重问题,不宜实施。

然而,严尤却斩钉截铁地断言,五均司市的改制措施,最终一定会失败,是有充足理由的。

这些充足的理由,就是让五均司市改制措施最终一定会失败,让至尊大失所望的根本原因。

虽然陛下,已经接受汉王朝禅让,取代了大汉,建立了大新王朝,彻底改朝换代了。

实际上,陛下这次的改朝换代,却并不彻底,并没有经历剧烈的暴风骤雨一般的革命,没有洗心革面,除旧迎新,焕发新生。

腐朽贪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前朝官僚阶层,依旧原封未动地完整保留下了下来。

新王朝的大臣官员们,与前朝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依旧颟顸愚蠢,自私自利,贪腐不堪,蝇营狗苟。而且,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一心为私,有愈演愈烈之势。

最最不幸的是,陛下做出的这些,兴利除弊的英明决策,颁布的这些利国利民的改制新政,却必须由这样一群,早就已经彻底腐朽堕落的官僚阶层的大臣官员,去贯彻实施、去督促完成。

而贪婪腐朽的官僚阶层,那些大臣官员们,一心一意追求的,却不是忠心为国,而只有他们自己,和家族的最高、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朝廷和万千百姓的根本利益。

到了最后,朝廷颁布的那些不合权贵利益,触犯既得利益者权益的改制措施,都自然而然,会受到他们的竭力阻挠,最终被他们撇在脑后,成为糊弄百姓的一纸空文。

正如当初,大司空师丹、大司空何武、大司徒孔光的土地改制措施,一模一样的结局。

到时候,陛下这些不切实际的改制措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兴利除弊效果,反而会因为,欺骗愚弄百姓,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遭致官绅的抵制,百姓的抗议,激起民怨,最终引来官吏百姓的抗拒和反叛,危害社稷的稳定。

这正是我严尤,私下里深深忧虑的啊!不切实际,一心复古,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好心办坏事,善政变恶政、苛政,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啊!”

王绍等同僚听后,恍然大悟,赞赏严尤见解道:

“太中大夫大人,果然见解高明,眼光独到,看到了我们不能够预见的深层次的东西。

如此下去,岂不是又会,善政变恶政、苛政,招惹官吏百姓的愤怒抗拒了吗?”

“的确如此,这正是严尤深深忧虑的。严尤一定要抓住机会,进宫去说服陛下,以堵塞这些漏洞。”

然而,太中大夫严尤等贤良士大夫的努力,却未能扭转王莽的心意。

最终的结果,正如太中大夫严尤的预料那样。

新王朝的改制新政,实际运作起来,最终完全变样。改制新政,不仅没有给万千百姓,带来好处,反而大都成为了,贪官污吏敛财害民、搜刮百姓的苛政。

王莽此时,却沉浸于新政必将成功的喜悦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改制新政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以及实施过程之中,人们可能产生的抗拒阻挠。

王莽崇古心急,心浮气躁,一向喜欢,肆意折腾。不久,改制措施,还未见成效,王莽又闲不住了。

王莽又下诏,改变大汉朝廷,原有的税收政策,公布实施新王朝新的税收政策。

王莽发布诏书,宣布新王朝的税收政策说道:

“布告天下万民:

税收政策,牵扯千家万户,涉及各阶层利益,决定帝国根基的稳定,不得不慎之又慎。

前朝君王,昏聩奢侈,大臣贪腐颟顸,户口赋税严重减少,致使朝廷国库空虚,皇室内宫凋零,开支捉襟见肘。百姓民不聊生的情况由来已久,已经危及帝国根基和繁荣稳定。

朕深为忧虑,常常夜不能寐,苦思良策。户口赋税的改制,已经刻不容缓。

如今,朕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着触犯豪族大姓的危险,推行利国利民的改制新政,乃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天下黎民百姓的长远利益着想。

朕依照古书《周礼》等圣贤典籍的规定,制定我朝的户口税收政策,希望天下官吏百姓,立即无条件执行,不可违背君命。

凡有田地的地主,不耕种、不种植,任凭自己的土地,肆意荒芜的,称为‘不殖’,必须要罚交,三个人的赋税;

无论是在城市和农村之中,自己的房宅前后,不种植树木的,称为‘不毛’,必须要罚交,三个人的布匹;

平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处罚布匹一匹。

那些缴纳不出,布匹赋税的贫民,则应为官府,做工服役。由官府负责,为这些贫民,提供衣食工资。

凡是在国家的山林水泽,从事开采金矿、银矿、铅矿、锡矿的工人,捕捉鸟兽的猎人、捞取鱼鳖的渔夫,以及从事畜牧业养殖的牧民,种桑养蚕、织布纺线、缝纫编织的技术人员,工匠、医生、法术师、算卦、祭司等专业人员,以及拥有其他技能的人员,和小贩、商人等等,全都要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之内,自觉自愿地向官府,申报自己的经营所得。

由地方官府,除去他们的成本以后,再在纯利之中,征收十分之一的额度,作为所得税(贡税),进行上交。

胆敢违背朝廷法令,不自行申报自己的财产、纳税情况,或者申报情况不实的,官府除将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以及经营所得外,还将处罚他们,为官府义务服役一年。

此诏书,从发布之日起,即成为法律,立即实施,不得有任何人抗拒违背法令执行。

否则,触犯本圣旨者,将以抗税、逃税、偷税论处,定将严惩不贷,处以流放监禁之罪,并处以罚息、罚没财产等惩治措施。”

王莽的税收新政一经颁布实施,羲和(大司农)鲁匡等大臣,就深刻领会了王莽税收新政的精髓。

不久,羲和鲁匡,又奏请王莽,建议酒类,由官府专卖,施行专卖制度,由朝廷垄断全部利益。

王莽欣然接受,全部批准。

王莽没有想到,新王朝的征税新政,一经发布,顿时天下哗然,群情激愤。官绅豪族,黎民百姓,无不怨声载道,义愤填膺。

豪族大姓等大土地所有者,急忙转嫁危机,官府不敢征收,越发加重了无地少地百姓的赋税负担。

遭受多年天灾人祸,无地少地的普通下层百姓,赋税更加沉重,家徒四壁,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以新帝王莽、国师刘歆、羲和鲁匡为代表的新王朝君臣,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在圣旨里,口口声声宣称的爱民如子,为民着想的利民改制措施,在他们寄以厚望的贪官污吏的操纵运作之下,统统变成为了吃人害人的恶政、苛政,变成了一系列的扰民害民之举,最终危及了新王朝的根基。

那些稍有一些财富积累的小康百姓家庭,那些普通的小工匠,那些小地主、小富农等小土地财产所有者,以及那些,只有一小块赖以为生的土地的农民,他们的财富,很快就被新王朝官府,以合法的名义,洗劫一空,大多变得一贫如洗,再也难以,苟延残喘,维持一家人的性命。

最终,他们只得抛弃家里微少的土地、财产,脱离国家户籍的束缚,或者成为豪族大姓的荫护户,或者无处投靠,只好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成为流民、难民。

从此以后,在王莽的税收新政之下,新王朝平民百姓的负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加重。

就连一些维持家庭最低生活要求的必需品,也要再受官府的一次次盘剥了。

而大土地所有者,豪族大姓,王公贵族,也同样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土地、家产,被收归国有。

可是,新王朝君臣,见没有遭遇强烈的抗拒,却沾沾自喜,很满意自己的税收制度设计。

大新君臣,只看见赋税的征收的顺利,国库、宫库收入的增加,似乎已经,彻底瞎了眼睛,对新政的弊端,和百姓的痛苦、怨恨,更是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漠不关心,。

但对那些抗拒新政,可能威胁和动摇大新王朝的治理基础,伤害朝廷官吏、豪强大姓利益,威胁新王朝朝廷的事件,却是如临大敌,高度重视。

不久,沉醉于复古梦中的王莽,终于觉察到了新王朝下层贫苦百姓,对一系列改制新政的不满和怨恨情绪,以及由此产生的抗拒反抗行动。

为了以防万一,吸取前车之鉴,王莽又紧急颁布旨意,禁止民间百姓,挟带弩弓和铠甲等武器,防止百姓反叛作乱。

新王朝还严厉重申,凡是违背朝廷的挟带弩弓和铠甲武器的法律法令者,全部老小,一律流放到西海郡,监视居住,不得饶恕。

到了此时,当初对王莽的新王朝兴利除弊的改制新政,寄以厚望,狂热拥戴王莽,力推王莽上位的官吏百姓士大夫们,才如梦初醒,知道了自己的天真和幼稚。

大新王朝国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失望万分,对新王朝君臣的怨怒、敌视情绪,越发强烈,人们开始怀念起,汉王朝时代的美好生活来。

人心思汉的局面,已经在新王朝上下,逐步形成。而新王朝内忧外困的局面,也开始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