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拉看书 >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 >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 第29节

我在宅斗文里修仙 第29节

也是第一次见到,向来好说话的二伯发脾气:“不知道那根筋搭错,好日子不过,要滚就滚。”

江绣眼圈红肿,按着孩子磕头:“女儿与涵哥给二老磕头,祝二老福寿绵长。”

她抱着孩子上了青绸马车,临走回头掀开帘子看了眼。

于氏再也忍不住,不顾婆子们劝解,追赶马车:“绣姐,我的儿,你这是要我的半条命……”

江芙与江映呆呆望着这幕,两相对视,彼此脸上都挂了泪。

第26章 相差无几

◎他敲敲柜子桌面,凝思道:“那也差不多,几岁而已。”◎

又是一年春风拂杨柳,野花烂漫,鸟雀啼鸣。女郎裙裾翩然沾青阶,脚夫被勒令止在山脚,仰望朱漆彩绘的佛寺。

佛音阵阵,香烟袅袅四溢开来。沁人肺腑,荡涤心灵,精神为之一清。

在丫鬟婆子的护卫下,卫芷带着两个孩子,亲自走上台阶。

一对儿女气喘吁吁,尤其小儿子的额头布满密汗,脸蛋红扑扑。

卫芷抽出手绢给他擦汗,皱眉道:“作为男子,怎么如此虚弱?”

江芙暗中道:自家弟弟今年五岁,又长于妇人之手,矜弱还是很正常的。

不过长此以往必是不好。

说完儿子,她又转头对女儿说:“等会儿进了寺里,拜佛求签时你可要诚心诚意。这样才灵验。”

舒妈妈为江芙擦擦脸蛋的汗,笑说:“咱们芙儿姐做什么事都很妥帖。”

卫芷叹道:“还不行,比起吴家的蓁姐还是差一筹。”

江芙在地府走了一遭,把别说吴蓁了,自家兄弟姐妹都快忘了。对于卫芷的感叹,她觉得是毛毛雨,没影响。

吴蓁这个人和她的联系并不大。

她们拜佛的地方是大觉寺,以松柏银杏娑罗玉兰等景致闻名天下。

一进寺庙,便闻馥郁芬芳,原来是因为春花葳蕤,百草丰茂。

几人路过放生池、楼塔,见大觉寺的风景果然幽丽秀致。

江芙前世来过这里,自吃下地府柳知白招待的灵果后,对前世的记忆更加清晰了。

她记得大觉寺有棵玉兰树,如今正值花开。

舒妈妈年纪大,阅历也丰富,她在卫家时陪主子们跑遍了京城的佛寺。

自然也知道大觉寺的独特处。她说完泉水古藤柏树后,就说到了玉兰树。舒妈妈道:“咱们拜了佛,过大悲坛,往后院去看玉兰院的花。”

江芙也不由接口道:“是迦陵禅师在巴蜀地移栽过来的吗?”

舒妈妈似没懂,问道:“姑娘在说什么?什么禅师?”

“不迦陵禅师亲手种的玉兰树吗?”江芙纳罕。

江元小脑袋瞅瞅姐姐,又瞅瞅舒妈妈,眼睛里尽是好奇。

卫芷道:“不知你哪里听得传闻,这树是二十年前一白衣僧人栽得。却不知他佛号。”

江芙想起来了,迦陵禅师是清朝的人,不会在本朝出现。

她疑惑望着前方,那玉兰树又怎么现在就出现了,还成为大觉寺的景致之一。

舒妈妈笑道:“说到传闻,当时不是传得满天飞?我长了些年头,当年听得正真切。听说这玉兰树,不是二十年才找得高大茂盛,而是在僧人植下的第二天就树高花白,香气浓郁。”

江芙现在生活世界与前世相反,有鬼、神存在。所以她对此类信息比较敏感,道:“那僧人在哪里呢?”

不仅主子,丫鬟婆子们也被舒妈妈讲得传闻吸引,个个想知后续。

“僧人在寺里住了二十日,就告辞云游四方了,不知踪迹。”舒妈妈道,“在当时便成为一桩悬案。”

说着话,几人很快就到到了大雄宝殿。先是拜了释迦牟尼佛,后又在卫芷的要求下接着去拜文殊菩萨。

主供文殊的佛寺很少,但是供奉他的却不少。

文殊专司智慧,又有掌文气的意思。是以带孩子来拜的贵客不少。

且都是京中的妇人携着孩子,寺里今日特地择客,为女眷们提供方便。

她们拜佛抽签后,领着自己就离开此殿。

轮到江芙与江元,卫芷比他们还紧张。因为明天二人就开学了,要去安郡王府的族学。做母亲的,希望孩子能抽到个好签,开个好头。

两个孩子跪在蒲团磕头,然后上香许愿。江芙秉持孔融让梨,小声道:“元哥儿你先抽。”

不知这寺里的签准不准?先看弟弟的签如何。

江元点点头,软软道:“谢谢姐姐。”他抱着硕大的木筒,使劲摇晃,几十根签响动,噼里啪啦。

十几双眼睛盯着,终于一根签落下。

卫芷先一步孩子拿到木签,只见上面镌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有些摸不着头绪,这不是个下签,也算不得好签。李太白写《行路难》,虽有牢骚抱怨哀叹,但这最后一句话,却志气冲天,柳暗花明。

前路艰险,但乘舟破浪,总有到达理想彼岸的时候。

一旁披袈裟的老师父,看到卫芷的纠结,他上前接过签,扫视后含笑道:“无碍无碍,亦是好签。”

卫芷这才放下心。如此看来,学业仕途上总会拨云见月。

等轮到江芙时,她的心又提上去了,却又没有江元那时候的害怕恐惧。

她对女儿的学识要求,寄予的是自己的期望,而没有世俗的压力。

江芙摇摇晃晃,晃出一根签。

却是奇怪无比: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是唐朝孟浩然的诗句。此句意为,屋内丹炉刚起火,屋外桃花盛放。

江芙想把此签掩藏,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何使得?

卫芷拿来看,看到什么“丹灶、仙桃”,又联系此句背景,正是孟浩然与道士喝酒谈论,有感而写。

此诗的最后一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更是表现了孟浩然向道之意。

卫芷忍住气,把这签交给老和尚解。

老和尚看过签后,不顾尘世礼仪,仔细打量小姑娘。

她骨骼清奇,脸蛋粉霞玉清,乃是清贵福相,一生顺遂。只眉心的一粒红痣,断了她的福运。

“奇哉奇哉。”老和尚不禁叹道,乃是他一生中见过第三桩奇事。

卫芷紧张了,她给舒妈妈使了个眼色。老和尚在舒妈妈指引下,到了佛殿外头的侧角。

好在春种时节,有闲上香都是富贵人家的女眷,没有多少人。她们都担心自家孩子的学业,四处拜佛殿,江芙微小异状没能引起她们的关注。

江芙也踏踏跟着过去听。

卫芷与舒妈妈站在朱门侧,卫芷见到女儿就不由闷气。

“大师,小女两年前跟我去了城东的庵庙拜佛,额头就多了颗红痣。”卫芷道,“她说是朱砂印上去的,庵里的师太说无事。我便就放心了,可如今求了这签,我心里惴惴不安。”

卫芷招招探着脑袋偷看的女儿,道:“过来,让大师好好瞧瞧。”

老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无需再看,老衲也觉无事。”

江芙吐着舌头,哄母亲开心:“你看两个大师都说没事了。”

前一日的忙碌就这么过去了。

晚间,一朝院。

大房的刘氏与丈夫说起琐事。江松被丫鬟服侍泡脚,微微眯眼,不甚在意刘氏说的话。

妇道人家,就算是英国公府的媳妇,也不过就是说那些穿衣吃饭的事。

但是刘氏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三弟妹,要把芙姐儿和远哥送到安郡王府的族学。”

江松睁眼,道:“近年来他家的族学确实吸引了许多世家子弟。”若非当时他低调收敛,也想将自家几个孩子送去。

刘氏见丈夫感兴趣,她也兴致勃勃继续道:“平波侯的孙儿苏瑜也去了呢。”苏瑜在江芙周岁礼上献的玉杯,让刘氏印象深刻,至今不忘。他姑姑现在贵为母后皇太后,他又时常传出聪慧名声,是京中人看好的少年郎君。

江松对丫鬟道:“擦脚。”

他对刘氏道:“苏瑜与芙姐儿差不多大?”

“老爷记差了。”刘氏道,“瑜哥儿要大芙姐儿几岁呢。”

他敲敲柜子桌面,凝思道:“那也差不多,几岁而已。”

-完-

第27章 勿念勿寻

◎只望你以后洗手羹汤作妇人时,万勿忘了年少的慧灵心。”◎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江氏兄妹开学的清晨,春风裹挟细雨拂面而来,花蕊沾露,碧叶微湿。

江元却在房间里闹脾气,对伺候的婆子道:“我不要去别人家,我就要在家里学。”

小孩子拽着罗帐的穗子,死活不愿穿外袍。

原来他昨夜听下人嘴碎,王府的族学管教甚严,同辈个个都才学出众。

小孩子本就在开学前期,惴惴不安,又听了这些,加上离家之思。种种情绪促使之下,江元第二日就不愿去王府的族学。

家里对老幺素来宠爱,就连严苛如卫芷也是多有纵容。

看见母亲和姐姐来了,江元有些拿不准,母亲是否会如他所愿。但抱着侥幸想,哭一哭,闹一闹,就随他随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