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拉看书 > 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 > 第八十七章 朝堂质问

第八十七章 朝堂质问

金銮殿。

气压极低。

帝王的脸色阴沉的仿佛随时能滴出墨水。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面前的臣子们。

好,好一个海津!

敢挑衅他的尊严的人,他就要挑衅对方的性命!

现在海津公开这么干了。

他就要让对方知道什么是血腥。

“来人!”

随着朱元璋低喊,老太监站到了他的面前道:

“陛下……老奴在。”

“让大理寺把海津布政使孙和平给朕抓到都城审问!”

朱元璋怒道。

“立刻,不得耽误。”

老太监被吓得浑身发抖,他只是接受命令的人就已经如此。

帝王之怒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而且朱元璋还是马上皇帝。

当年那也是经过了血与火,这才夺得了天下。

他不缺杀人的胆魄,他更不缺铁血的手腕。

现在心中的怒火肆意的发泄出来,御书房这里的所有的人都遭殃了。

老太监其实都已经被帝王之怒吓得尿裤子了。

他双腿颤抖领命出去。

等到了外面,他心有余悸地拍了一下胸口,然后又恐惧地看了一眼书房。

他知道这一次孙和平要倒霉了。

朱元璋在书房内仍然被气得鼓鼓的。

那奏章就好像是打在他脸上的巴掌。

……

七天后。

早朝。

今日的天气不错,但是有的人的心情却不美丽。

金銮殿上的这些人,有人是喜气洋洋,有人是唉声叹气。

还有人拧着眉毛在思索。

这孙和平胆子真肥呀,之前敢偷税,现在就敢让百姓不服徭役。

上一次是陛下仁慈,这一次恐怕是他难逃一劫。

胡惟庸挑着眉毛,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在低声的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这下子看孙和平还怎么翻身!”

“等到搬倒了孙和平,咱们再掺赵文泰一本!”

“我看你们也该琢磨着空缺出来的位置的事情了。”

“海津县令这个位置你们就别惦记了。”

胡惟庸先给自己挑了一块最肥的肉。

海津这里最为富裕的地方,当然就是赵文泰的地盘。

他断定这一次孙和平很难保全自我,还有他们这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孙和平要是运气不错,能逃过一死,但是这官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带孙和平上来。”朱元璋冷声吩咐。

随后,御前侍卫押着孙和平走进金銮殿。

此时的孙和平身上穿着一身秋衣风头垢面的样子,再也不像是一个官员。

他身材枯瘦,眼神黯淡无光。

这一路上没少被折磨。

当然这也是胡惟庸暗中叮嘱过的。

不让孙和平多睡觉,也不让孙和平多吃东西。

只要是能让人活着到这里就可以了。

看着孙和平这样子,朱元璋没有一点心疼。

反而在他的内心暗自地骂了一声该。

他怒目相视,跪在地上的孙和平。

他的目光中就像是藏着一把刀子。

身上的气息让底下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威严。

刚才胡惟庸还在底下窃窃私语,现在也闭上了嘴巴。

虽然内心笃定,孙和平难逃一劫,但是他可不希望自己先触怒了朱元璋。

那些之前欣赏孙和平的官员,他们觉得孙和平糊涂了。

之前他们可是知道海津的繁华,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

但是孙和平却在大事情上犯了糊涂,这就等于以前的一切功绩全都被抹杀了。

前面的几个官员感受到朱元璋的目光,内心在瑟瑟发抖。

他们都在心里警告自己,千万不要触怒朱元璋。

有人甚至还在想着,自己之前犯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

总之朝堂上除了沉重的呼吸声音,再无其他的声音。

此时哪怕有人咳嗽一声,或者是一根针掉在地上都会清晰可闻。

朝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安静又诡异。

众人的余光不停的飘向朱元璋和跪在地上的孙和平。

往日这些人肯定会议论纷纷或者主动蹦出来斥责孙和平。

但是今天,没人再敢耍这些小聪明,至少现在还不敢。

就连淮西党的那些人都在等着朱元璋的怒火消散一些,然后他们在使用小伎俩。

一周的时间过去,在这一周朱元璋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

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火气,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他认为自己都已经开始关注此事了,海津这边应该会亡羊补牢。

如果海津这边真这么做了,那他的怒火会消散一些。

但是。

可但是。

他没想到海津不仅仅是抗徭役。

而且还收了百姓的钱。

当然交了钱的人就不用再服徭役了。

这等于是公然的在做这种事情,这是公然的在和他对抗。

如果不是为了杀鸡儆猴,在海津那边,他就让人砍了孙和平的脑袋。

现在他要让满朝的文武都知道不遵从他的命令,会有怎样的后果。

敢触怒他的人会有怎样的后果。

他不仅要砍了孙和平的脑袋,还要牵连孙和平的九族。

朱元璋伸手指着孙和平,手指微微地颤抖。

声音中带着无比的愤怒在质问。

“就是你让这些百姓交钱,然后拒服徭役?”

“就是你不遵守圣旨,又觉得朕的脾气好?”

“你觉得自己之前有些功劳了,现在就敢公然的违反圣旨?”

“就是你敢破坏国家大计?朕倒是要看看你长了几个脑袋。”

“砰!”朱元璋愤怒的一拍桌子,说道。

“以后还有做事不力,公然违抗朕的旨意的人,一律都是这个下场。”

“来人把他拉出去砍了!”

刚才朱元璋在质问的时候,孙和平就抬起头,仔细的听着这些话。

现在听到脑袋要丢了。

他跪在地上往前爬了几步,大声的喊道。

“陛下这个事情有隐情,请听我一言。”

“海津百姓不愿意服徭役!”

“这绝对不是我们公然抵抗,而是事实的情况。”

孙和平在开口解释,但是胡惟庸可不愿意这个事情再有其他的变故。

现在砍了孙和平的脑袋就是最好的结果。

他直接打断孙和平的话,愤怒地表示。

“难道百姓说什么就是什么吗?百姓无知,难道你也无知吗?”

“徭役乃是建设大明的好事,对百姓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