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拉看书 > 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 > 第七十四章 亲入海津

第七十四章 亲入海津

“要是学不好,别怪咱还收拾你。”

朱棣一听要去和赵文泰学习,顿时来了精神,但是又感觉特别的委屈。

他嘟嘟囔囔的说道。

“父皇,您咋不早说?早说去那好地方,我还反抗个屁呀!”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学习,我一定把赵文泰脑袋里面的东西掏空。”

朱棣早就惦记赵文泰制造船的能力和制造武器的能力了。

如果再加上赵文泰训练士兵的本事,那可是可以打造出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到时他的狼居胥的梦想定然能够实现。

……

丞相府。

后花园的景色非常的别致。

小桥假山和流水一应俱全。

花瓣的香气顺着微风随意的在挥洒着。

吹进了凉亭之后,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此时,在凉亭里坐着几个人,他们在喝着茶水聊着天。

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些人都围坐在一起。

此时这些人没有了往日的笑脸。

有人还皱着眉毛在苦思冥想。

傅友德忍不住的开口询问。

“陛下此次微服私访究竟去了哪里?”

“为何……又提出了新的政策,如此的大动干戈,究竟是哪个地方给影响的。”

“这一定是听了小人的谗言才会如此。”

几个人全都点头,想要知道答案。

因为满朝的文武不会有人想出这样的制度,更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制度。

但凡是有人提出了制度,肯定是对所有的人都有利,然后才是对国家的治理有利。

没人会傻乎乎的损害的确人的利益,然后只考虑这个制度好不好。

所以这些淮西党的权臣一头雾水的时候,又想要知道答案。

今天他们聚集在一起,也是为了研究相应的对策。

这军户制度的改革可是伤及了大户的根本。

他们都已经听到了下面的声音,有些大户底下的奴仆和长工都想要去当兵了。

因为当兵的待遇要比当长工和奴仆的待遇好上不少。

大户不得不忍痛的给这些人涨了工钱,这才让声音消失了一些。

有些大户只是在不停的责罚着底下的人,然后又和这些权臣打探消息,希望能够收回新下发的制度。

因为这些制度影响的可是未来。

天长日久下去,这些大户都要多付出不少的钱财。

李善长抽出一封奏章,放到胡惟庸的面前。

他对着众人说道。

“陛下之前调研去了海津。”

“从那里回来就有了现在的制度的改革的事情。”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议论纷纷。

“看来是赵文泰搞的鬼呀,这家伙居心叵测。”

“胡大人之前还因为那里的事情受到了陛下的训斥。”

“这个家伙究竟想要干什么?”

“难道他真有本事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改革的制度,我怎么不相信呢。”

“我听人说那个地方的许多的制度都和其他地方不同,或许陛下还真是借鉴了那里方法。”

李善长听着这些人的讨论,他并没有插话,一直等到众人不再说话,他这才开口。

“这个地方不同寻常,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细节。”

“很有可能……之前所有的政策,都和此地有关。”

“看来此地的官员是个头脑有想法的人,现在陛下又认可了这个人的想法。”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剩下的话没有再说出来。

现在赵文泰肯定会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他们可就有罪受了。

而且这一切也只是推断,但他认为八九不离十。

有人还是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县官就能够翻江倒海。

胡惟庸一直没有言语,他在思考着。

一直等到众人起身告辞,他留下来和李善长又交流了几句,这才起身离开。

……

海津。

一辆马车粼粼而巡。

车厢的木头是上好的黄花梨,就这一个车厢就能换十辆八辆的普通马车。

拉车的马是通体棕红的高头大马,这也不是普通的人家能圈养得起的马。

这种马一天吃豆子和精料就要一两银子。

车好马好,这路面又平坦,所以坐在车上的人感觉不到颠簸。

坐在车上的人缓缓的拉开车帘。

这人就是当朝的丞相胡惟庸。

他拿定了主意之后就从应天府赶了过来,他想要知道这里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刚刚入城的路面,就已经让他感慨万分,因为应天府的路面也只不过如此。

看到街面两边生意红火的商铺,他又感慨这里的繁华。

一辆木头的自行车骑了过去,这让他感觉惊奇万分。

等到拉住街边的人询问原理的时候,对方看他就感觉在看一个白痴。

因为此地的人早对自行车习以为常。

等到他听完原理之后颇感新奇。

“一会儿找一个地方买一辆自行车带回应天府。”

胡惟庸说完这话又往前面走,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前面喧闹的声音。

他现在已经不想再回到车上,他只恨自己的眼睛不够用。

现在所看到的那些东西都是很新奇。

他还从这些百姓的嘴里得到了一个词汇。

“难道这科技真的这么厉害?”

“可是什么又是科技呢,总不能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科技吧。”

胡惟庸对这个词汇一头雾水。

他继续往前面走,看到了拍卖会,这顿时引起了他的兴趣。

胡惟庸找一张凳子坐下来,拍卖会已经开始。

现在拍卖的是件古玩。

“我出八百两。”

“我出一千两!”

“各位给我们商行点面子,我出一千两百两。”

“凭什么给你面子,这东西我也喜欢,我出一千五百两。”

这里的富商叫出来的价格,胡惟庸感觉震惊。

区区一件古玩,在他看来,无非也就几百两银子。

上好古玩或许能值这个价,但是能买得起的人少之又少。

但这里的人都在拼命的叫叫,打扮和气魄一看就是这里的富商。

价格还在继续的攀升,最后这件拍卖品被一个富商用两千两银子买下来。

胡惟庸被震撼的无语了。

这居然能赚这么多钱?

这里的人居然能赚这么多的钱!

这也太富有了。

胡惟庸顿时从想杀赵文泰变成了想拉拢。

他也想要知道如何能赚钱,又可以让百姓富足。